湘潭在线10月31日讯(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白杨 通讯员 吴启军)桃李无言,下自成蹊。日前举行的全省2017年度“百名最美扶贫人物”表彰大会,我市第十七中学副校长、湘潭县花石镇泥湾村驻村第一支书蔡瑛榜上有名。这是他连续两年获评全市扶贫工作优岗后的又一个殊荣。
2015年5月,蔡瑛受市教育局委派,到泥湾村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活动。两年多时间来,蔡瑛发扬愚公精神,以泥湾村为家,以脱贫攻坚为己任,尽责、尽力、尽心,为泥湾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摘掉全村人“穷帽子”
泥湾村有3400人,由于村民间的宗族观念、邻里矛盾等多种因素所致,此前连续9年3届的村主任选举“流产”,严重制约了村级组织建设,特别是村集体与村民经济发展。蔡瑛自进驻村泥湾村的第一天起,就暗下决心要健全支村两委,为全体村民选好带头人。今年5月,通过蔡瑛多方努力,排除多种困难和矛盾,新的支村两委班子终于建立健全。
驻村后一年多时间里,蔡瑛争取资金20万元,修建了两口新水井,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;带领群众兴修水渠600多米、修缮4处机埠,让98﹪的农户水泥路到家。同时,按照“四跟四走”产业扶贫思路,积极探索“合作社+贫困户”模式,先后扶持成立了小康田园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、香美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等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以此增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“造血”机能。
到2016年底,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、223人全部脱贫,村集体实现“摘帽”。
圆了几代人架桥梦
湘潭县花石镇泥湾村与青山桥镇新铺村之间隔着一条涓水河,此前仅有一座钢索桥勉强通行,修建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大桥是两岸村民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事。
蔡瑛到泥湾村担任驻村第一支书后,时任市政协副主席肖克和联点帮扶泥湾村。他们根据村民的迫切要求,作出了修桥的重大决定,令村民们欢欣鼓舞。
从2016年3月1日的建桥筹备会开始,到9月8日正式启动建设,再到今年7月中旬大桥实现通车,肖克和、蔡瑛为办理立项、规划等手续,争取资金,调处选址、征地等方面的矛盾,操碎了心、费尽了力。作为第一支书,蔡瑛还得兼顾其他各项工作;这期间,他整整瘦了5公斤。
为青少年求学铺路
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,蔡瑛努力争取后盾帮扶单位支持及扶贫专项资金,给泥湾小学改善了电力线缆,安装了“优教信使APP”软件、设备等。泥湾小学的师生可以同步收看到湘潭市和平小学、湘潭县天易小学对外公开的课堂教学内容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。这一举措,开创了湘潭县农村小学的先河 。
除关心泥湾小学软硬件设施建设外,蔡瑛还不忘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们就学问题。
2016年初中毕业的少年小陈,因交不起学费无法升学。蔡瑛联系上湘潭市工贸中专学校,帮他免除了在校期间的学杂费;随后,又帮助小陈获得了湘潭市和平小学每学期3000元的资助。
另外,这两年还有小赵、小韩等7名寒门学子,通过蔡瑛的帮助,分别获得市教育局每人每年5000元助学金,或免交学杂费。同时,蔡瑛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、爱心单位,资助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。